
“我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变化,更加无悔当初的决定。”如今已完成从学生到基层“行动派”与“实干家”蜕变的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汪梦,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我深感青年一代就要到基层建功立业,我愿意扎根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尽己所能为当地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现任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南开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团委书记、武装干事的汪梦,谈起选择这里的理由时表示,无论是学校的鼓励引导,还是自己实习实践中所见所感,她看到西部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毕业后扎根西部、建设西部的想法在她心中逐渐成形。
2021年11月,初到钟山区南开乡穿洞村任党组织书记助理的汪梦,一次次走进村民家中,摸清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村情,并完善党组织建设,“基层一线是培养历练青年人的大舞台、大课堂、大熔炉,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得到了锻炼和成长。”2022年担任乡团委书记后,汪梦在进行困难学子建档审核摸底的过程中,通过走访调研、主动摸排、建立困难状况动态档案等,做到学生入学情况清、家庭收入情况清、致困原因及困难状况清,为困难学子提供助学咨询服务,指导帮助他们用好、用足助学政策,并多次为困难学子争取各项困难帮扶政策,两年来为50名困难大学生争取到29万元助学金,助力学子圆梦校园。“这两年我们回访时,不少受助大学生表示,助学金为其家庭解决了很大的难题,使其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业,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汪梦说。面对留守儿童,她则化身“守护者”,联动多部门,现已开展150余次普法宣传、组织100余场志愿服务。
岗位调整至乡武装部后,汪梦从“零”开始,建立征兵动态台账,与适龄青年面对面交流,开展“一对一”入户精准宣传动员。“我们要深入了解青年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通过详细讲解,使他们对参军入伍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汪梦说,在此过程中,她发现有些青年向往军营,但因个人原因不善表达,她采取“案例剖析+职业发展”等方法与其深入交流,及时回应其现实困惑,使其对参军入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信心,助力适龄青年圆梦军营。为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国防知识、增强辖区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汪梦组织开展一系列退役军人走访慰问和国防教育活动,截至目前,今年已走访慰问退役军人近百人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覆盖500余人次。身兼数职的她获得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等荣誉,如今仍在基层一线书写着奋斗故事。“近年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不正是青年大展身手的舞台吗?”汪梦说,“选择基层不是选择平凡,而是见世面、增才干;扎根西部不是单向奉献,而是在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选择西部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持续支持。记者了解到,天津师范大学通过强化价值引领、完善政策保障、搭建实践平台等多维度举措,为报名“西部计划”“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的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报名指导、材料审核等“一站式”服务;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就业意向、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养;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关心一生”,完善毕业生发展支持体系,激励赴西部就业毕业生和坚守在重点领域基层一线的校友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强国报国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