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师大故事
  

从创业之路到金奖之巅:徐锟的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16

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中,徐锟以其独特的创业经历和卓越的成就,成为了众多青年创业者眼中的榜样。她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从最初对比赛的懵懂无知,到在备赛过程中的艰难抉择,再到赛场上的紧张与坚持,徐锟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她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的传奇,更是母校天津师范大学对其成长的见证。

创业初心,从校园起步的梦想

徐锟的创业之路始于大学时期。作为一名经济学院的学生,她早在大一就展现出了对商业的浓厚兴趣,并开始了创业尝试。她的创业项目最初聚焦于新媒体和电商领域,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她带领团队在校园内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真正让她的创业之路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是母校给予的机会和鼓励。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对‘互联网+’大赛并没有太多了解。”徐锟回忆道。当时,她已经毕业两年,正在经营自己的创业项目。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导师胡东宁教授和学长郑洋邀请她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尽管对比赛的级别和难度并不熟悉,但出于对导师和学长的信任,她决定参与其中。

徐锟(左二)与胡东宁教授(左三)以及团队同学们的合影

赛场磨砺,从懵懂到成长

徐锟和团队选择参加创业组比赛,并直接带着自己正在运营的项目参赛。然而,比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校赛到市赛,再到国赛,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比赛的规则和评审标准与实际创业有着很大的不同,这要求她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项目,并进行优化和调整。

“最难的就是思维的转变。”徐锟说,“我们最初是按照创业公司的逻辑来准备项目,但比赛需要的是更贴合评审标准的呈现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比赛不仅是对项目本身的考验,更是对参赛者思维和能力的全方位挑战。

幸运的是,徐锟并不孤单。母校天津师范大学为她和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学校不仅提供了比赛场地和设备,还邀请了多位专家为团队进行指导。这些专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团队不断优化项目,使其更加符合比赛要求。在备赛过程中,徐锟和团队成员们经常熬夜讨论、修改方案,甚至在比赛前夜还在紧张地打磨PPT。而学校的老师们始终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信心和力量。

徐锟(后排右三)在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前与贾潍(后排左四)老师、胡东宁(后排右三)老师以及同学们合影

“学校老师和领导们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徐锟感慨道,“他们不仅在专业上给予指导,还在生活上关心我们。比如,学校帮我解决了住宿问题,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

荣耀归来,从金奖到社会责任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徐锟和团队终于在国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金奖。这一成就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母校多年培养的结果。然而,徐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深知,比赛的成功只是创业之路的一个起点,她还有更长远的目标需要去实现。

徐锟团队获奖照片

“比赛让我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徐锟说,“我开始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这种学习的态度也延续到了她的创业项目中,她开始思考如何将比赛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创业中,如何让自己的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盈利的工具,更是一个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平台。

在比赛之后,徐锟重新回到天津,成立了新的公司。她希望能够为曾经一起奋斗过的学弟学妹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毕业后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希望我的公司能够成为他们的乌托邦。”徐锟说,“让他们在这里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她的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对团队成员的关怀上,也体现在她对社会的贡献上。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母校的力量,从支持到成长

徐锟的成功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但母校天津师范大学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从比赛的筹备到项目的优化,从团队的组建到成员的培养,学校始终是她坚强的后盾。

“没有母校的支持,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徐锟说,“学校不仅在专业上给予我指导,更在精神上给予我鼓励。让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

天津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学校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邀请专家讲座、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徐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典型代表。

“母校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比赛期间的支持,更是在我创业过程中一直给予的鼓励和指导。”徐锟说,“学校老师们经常关心我的企业发展,为我提供宝贵的建议和资源。”

如今,徐锟已经成为母校的骄傲,她的成功也激励着更多的学弟学妹投身创新创业。她经常回到学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和心得,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徐锟及公司成员合照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学弟学妹。”徐锟说,“让他们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徐锟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的创业之路也在不断延伸。而天津师范大学,作为她成长的摇篮,将继续为她提供支持和帮助,见证她的每一步成长。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徐锟和她的母校将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采写:李思睿

照片由本人提供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