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战疫
  

在服务“大我”需要中贡献“小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激励师大科技工作者永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0-07-07

马克思主义学院消息 2020年4月23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我校科技工作者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大家表示要传承精神、牢记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殷切期望转化为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强大正能量。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所表现的创新进取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服务“大我”需要中贡献“小我”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魏进平

今年4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并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重要讲话中,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名普通教学科研人员,我深感荣幸,备受鼓舞,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切身体会到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肩上的责任,也更加坚定了我在长期教学研究实践中所践行的一个理念:在服务“大我”需要中贡献“小我”力量。

持之以恒,服务“大我”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青少年责任教育研究特别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我及我的研究团队近10年来持续关注的重点研究选题。在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我们从2014年开始每年在全国范围组织一次“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到2020年元旦完成了第6次调查的第一阶段的任务,回收了近2万份调查问卷,按计划在3月份开展第二阶段调查。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继续调查,还是不再调查?经反复考虑,在学院学校支持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按计划完成了此次调查,累计回收有效调查问卷近10万份,而且结合疫情防控增设了若干研究议题,积累了大量疫情背景下各类群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手调查资料。基于以往研究和这些研究资料形成的研究成果于3月18日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一周年)、5月4日在光明日报发布,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在若干重要时间节点被新华社、市委研究室等内部刊物编发供相关领导和部门参阅等等。

勇攀高峰,服务“大我”需要。在疫情期间,除了要完成数百人的“线上”本科生和研究生三门思政课教学任务,参与学院疫情防控“突击队”工作,我还带领研究团队承担了多项上级有关部门重要委托研究任务,这些研究选题影响大、要求高、时间紧。例如,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一项重要委托课题,作为主笔人完成了某一重要理论热点问题研究阐释,作为子课题负责人组织开展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了两项全国范围的委托重要调查研究任务,应邀对社会公众某一思想状况进行了国内外调研……在这些研究任务中,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受到了委托方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义务奉献,服务“大我”需要。多年来,我长期指导研究生、本科生以“冀青妈”(希望中国青年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网络昵称)为标示,以新浪微博“人人负责”、微信“个个担当”为载体,义务在网络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仅2月-5月期间,同学们就发布疫情知识、学术观点、学生抗“疫”咨询等内容数百条,阅读量近30万次。面向全国大学生组织开展的“防控疫情,担当作为,做网络正能量传播急先锋”征集活动,受到数十所高校(或企事业单位)的老师、学生或工作人员参与,受到光明日报报道。我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该条新闻阅读量超110万次),应邀主持了光明日报微博#光明智库你来问#【抗疫,给你带来哪些变化】(浏览量超过13.6万次,互动留言90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及我的研究团队十分辛苦,但十分幸福。一切皆为序章。我们将一如既往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大我”需要中,继续扎根实践沃土推进理论创新,持续为学科、学院和学校建设和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