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王立冬)11月9日,我校在会议中心大报告厅举办第三届京津冀基础教育论坛暨第五届天津•长江教育论坛。当代教育名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办公室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孟繁华,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书国,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长方平,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曲凯,党委副书记、校长巩金龙,党委副书记陈玳玮,天津市教育两委二级巡视员周诚志、陈长征,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唐悦奇、王光明,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琳等出席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京津冀基础教育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代表、我校师生代表等共1000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纪德奎主持。


周洪宇作报告
周洪宇介绍了长江教育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在主旨报告中指出,由“教师-小先生-AI智能师”支撑的“三师课堂”源自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共学、共事、共修养”为理论依据,采用“知-行-创”三阶递进式教学,直面规模化与个性化教学的结构性矛盾。未来,需坚持育人为本、技术向善、人智协同、共生共创。

曲凯与周诚志共同为联盟揭牌
论坛开幕式期间举行“京津冀教师教育发展联盟”成立仪式。由天津师范大学牵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衡水学院共同倡议成立了“京津冀教师教育发展联盟”,曲凯与周诚志共同为联盟揭牌。

巩金龙致辞
巩金龙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数智赋能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命题。天津师范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发挥师范大学优势,通过推动“三校一院”协同育师改革、深化全学段数智化教育协同机制建设、以“1+N+X”柔性组织模式组建学科交叉中心等措施,不断探索数智赋能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体系。学校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为数智时代京津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师大新动能。

周诚志讲话
周诚志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进入提质升级的关键阶段。天津市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为引领,系统推进基础教育数智转型,聚焦资源供给提质、教学场景创新、教师素养提升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坚,推动京津冀研学实践与科教资源共建共享,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了天津智慧与方案。他表示,天津师范大学以“人工智能+教师教育”为核心深化改革,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方平致辞
方平表示,长江教育研究院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深耕教育政策研究与智库服务,推出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构建起跨区域、跨领域、跨学段的科研合作网络。本次论坛是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期待将论坛思想成果转化为优质出版产品,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光明致辞
王光明指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多年来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通过搭建教研共同体、设立专项课题、推动校际合作等举措,助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未来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深化多方合作,为京津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杨琳致辞
杨琳表示,河西区与天津师大有二十余年校地合作史,从早期共建附属学校,到如今在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领域均有深度合作。河西区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区域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融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论坛围绕“数智时代的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主题,通过成果展示、主旨报告、高端对话、分论坛研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学术前沿成果与教育实践经验。
在成果展示环节,论坛以专题短片形式展示了天津市“三校一院”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融通贯通培养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发布了天津师范大学生活实践课题组以“津师华育”基础教育大模型为中心的“一座三核双场景”智能赋能体系,为人工智能助力教师减负增效提供了创新实践方案。

孟繁华作报告

毛亚庆作报告

高书国作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孟繁华、毛亚庆、高书国等就议题展开论述。该环节由廊坊师范学院校长杨涛主持。孟繁华提出,高质量人才培养需经过转知成识—转识成智—转智成师三重转化,以实现从“知识转化者”到“实践引领者”再到“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毛亚庆认为,县域普通高中振兴需强化政策执行监督闭环,创新市县统筹管理体制,构建特色质量评价体系,适配数智时代育人变革方向,推动县中优质多样发展。高书国指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与教育强国建设紧密相连。不仅需要本土城市积极作为,构建教育共同体,还应面向国际,提升中国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高端对话
在高端对话环节,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肖凤翔、天津市实验中学校长刘晓婷、天津市新华中学党委书记陶扬、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党总支书记张文凤、河北省石家庄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娄延果,围绕“数智时代的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聚焦数智时代教师育人素养、AI赋能课堂教学的辩证关系、不同学段数智教育的特色化实践、数智技术赋能区域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该环节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米靖主持。

在分论坛环节,分论坛一以“数智时代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通过专家报告、教师教育培训规划汇报、教师培训重点项目结业活动等形式,展现了师资队伍分层分类进阶式培养取得的显著成效。分论坛二以“数智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变革”为主题,专家报告精准回应了数智时代课程教学变革的核心关切,通过理论思辨与实践案例的碰撞,为构建兼具数字智慧与人文关怀的未来教育图景描绘了清晰的实践路径,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分论坛三以“数智时代‘三校一院’协同培养创新型教师”为主题,开展了专家报告、天津师范大学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相关学院签约仪式、“三校一院”联合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等活动,推动协同育人机制走向实体化、机制化。
本次论坛汇聚了理论智慧、实践经验与技术方案,凝练了可推广的创新模式与行动路径,搭建了协同合作平台。在理论建构方面,形成了数智赋能基础教育的系列理论成果,为教学形态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及课程体系重构提供理论支撑。在实践经验方面,汇聚了多所学校AI赋能基础教育的先进经验,为一线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合作平台方面,构建了“京津冀教师教育发展联盟”“三校一院”合作平台等协同发展共同体。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数智时代基础教育创新与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区域动能。
摄影:赵娟
部分照片由教育学部提供
编辑:张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