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津云 | 天津师大师生走进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纪念馆开展纪念活动

10月29日是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诞辰136周年纪念日。10月28日,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师生走进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纪念馆开展纪念活动,进行了一场特殊的青春奔赴,与李大钊先生展开了一场关于理想、信仰与担当的深情“对话”。

北洋法政学堂是李大钊先生早期思想孕育和形成的重要摇篮。师生们跟随讲解员,步入《铁肩担道义·热血润山河——李大钊与天津》主题陈列展。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献,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青年李大钊在天津求索真理、挥斥方遒的峥嵘岁月。博士生党员鹿晓东带领大家全面回顾了李大钊先生的革命生涯,为这段历史注入了当代的回响。

在“津门青春 法政初心”李大钊北洋求学岁月读书会上,三位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齐声诵读《青春》选段,琅琅书声汇成一片铿锵有力的声浪,在古朴的梁柱间回荡。这是当代青年用最真挚的声音,向百年前的“青春”宣言作出的最有力的回应,是红色基因在血脉中奔腾不息的有力证明。

十名学生党员化身“思想引航员”,依次领读了《登楼杂感》、《言治》月刊《大哀篇》、《〈支那分割之运命〉驳议》、《隐忧篇》与《大亚细亚主义》五个李大钊先生早期撰写的篇目,清晰地勾勒出了他从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到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并将个人理想与民族解放事业紧密结合的信仰轨迹。

师生党员心潮澎湃,纷纷表达传承之志、践行之诺,展现了以青春之我接续奋斗的信念与决心。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晓博寄语青年党员,要以李大钊精神为指引,勤学创新,锤炼品德,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融入个人追求。博士党支部马晋龙同学感慨道:“我深知今日之‘道义’是对国情的深刻洞察,‘文章’是经世致用的学术坚守。李大钊先生的信仰与担当,当是我辈治学路上永不褪色的坐标。”当指尖拂过斑驳的墙垣时,中共党史研究生党支部的焦俊雯动容地说:“历史从不是纸页间的铅字。我们要用脚步丈量先驱的道路,让先生求索的光,在我们这代人的讲述里继续明亮。”社会学研究生党支部的周子霆坚定表示:“‘青春之我’的呐喊穿越百年,依旧振聋发聩。我们将笃行不怠,让青春在为国为民中绽放!”

立足当下赓续血脉,更展望未来务实合作。学院还与河北区铁东路街道就党建共建深入交流,未来将在“青年志愿者赋能社区红色资源利用与开发”项目上深化合作,共同让李大钊先生的精神遗产在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来源:2025年10月29日 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