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光明日报客户端 | 第三届京津冀基础教育论坛暨第五届天津・长江教育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

11月9日,第三届京津冀基础教育论坛暨第五届天津·长江教育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的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的主题,深入探讨京津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变革、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协同提升等议题,凝练可推广的创新模式与行动路径,为助推京津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论坛上,展示了天津市“三校一院”教师队伍培养改革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精准锚定未来教育需求,首创“两类五型”培养体系,即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所需的高素质普惠师资,覆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三个类型;面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战略引领师资,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英才教育师资和高中阶段的“科学家型”拔尖领军师资。改革重点通过推动思政、课程、实践、师资、学生、数字化、国际化七大关键要素的横向融通,形成优势互补的育人生态。

据悉,在天津市教委统筹指导下,天津师范大学联合天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批教育部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试点,共同搭建“三校一院”合作平台,致力于天津市教师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论坛上同时发布了天津师范大学生活实践课题组为助力教师减负增效,针对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场景中“具身化媒介缺失”和管理场景中“事务性负担繁重”两大痛点问题,构建了以“津师华育”基础教育大模型为中心的“一座三核双场景”智能赋能体系。当前,该体系已在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学校成功落地实践,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两大场景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可推广的“天津师大方案”。

本次论坛聚焦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为京津冀教育界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技术共享、资源互通的协同平台。

来源:2025年11月12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