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河海津韵 创意赋能 “文化中国行·天津站”津彩收官

本站讯(通讯员 杨晨 杨启迪)9月13-15日,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行(2025天津站)——“文化中国”两创大赛集体调研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承办,秘书处设立在山东大学。活动期间,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25所高校的246名研究生齐聚天津,通过实地考察、文旅宣讲、专家指导和分组讨论等形式,深化对本届大赛的赛题理解,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强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赛事之一,旨在激励研究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第二届“文化中国”大赛除常规课题外,新增天津地方定制赛道——“河海津韵:天津城市文脉的创新表达”。参与师生沉浸式走访调研,行走津门故里,品味津门文化,为参赛选手增添创新活力。

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参赛师生全方位感受天津独特的城市魅力与文化底蕴。在国家海洋博物馆里,探寻海洋深处的奥秘与历史;登上大沽口炮台遗址,感受那段抵御外敌、波澜壮阔的岁月;漫步在古文化街,领略天津的传统韵味与民俗风情;参访天津港智慧码头,见证科技赋能下现代港口的高效运作;乘船游览海河,穿梭于这座城市的脉络之中;走进王稳庄绿色生态屏障,探访绿廊新径,赋能乡村振兴。

从历史遗迹到现代地标,从非遗民俗到科技前沿,每一处足迹都是一次文化的浸润,每一段见闻都激发着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鲜活体验不仅让天津的城市形象更加立体,也引导学子以更深入的视角思考津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后续参赛作品的创作注入全新能量。

本次天津站集体调研既是一次对地域文化的沉浸探索,也是高校青年学子践行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在天津师范大学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循着丰富行程开展研学,以脚步丈量天津的“运河基因”与“海洋胸怀”,用专业视角挖掘“河海津韵”的深厚内涵。每一次走访、每一场讨论,都是对天津文化主体性的深入理解,更是对传承中华文脉这一时代使命的自觉担当。

据了解,调研活动后,参赛选手将结合本次研学深入研究并于十月提交参赛作品。天津定制赛道鼓励选手提交散文、诗歌、剧本等文学作品,也欢迎以绘画、摄影、舞蹈音乐、建筑模型设计等艺术及设计形式完成创作。在内容上,鼓励从天津的河海景观、历史建筑、民俗风情、历史事件等文化遗产中,挖掘“河海津韵”的丰富内涵,拓展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城市文化的表达空间;在呈现形式上,鼓励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AR、大数据可视化等,将“河海津韵”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推动天津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摄影:葛越

部分照片由党委学工部提供

编辑: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