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韩笑旭)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近日,我校举办第九场学科交叉论坛,邀请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润森来校作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与交叉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报告会前,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白学军与陈润森研究员进行了会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赵子平主持报告会,学院党委书记刘锋、副院长朱远平出席,心理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9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陈润森以《青少年自伤与自杀行为的预防干预研究》为题,系统介绍了其在“筛查—评估—监测—干预”闭环管理中的创新研究成果。报告重点阐释了基于二级筛查机制的风险识别体系、融合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的动态预测模型、以“内感受”为靶点的学校预防课程开发,以及家校协同的“守门人”培训本土化实践,充分展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心理学交叉融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前沿探索与应用潜力。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AI预测模型与校园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对接、家校协同干预实施方案等实际问题,与陈润森进行了深入探讨。陈润森结合团队在多地学校的试点经验,分享了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实施路径,强调了“科学性与可行性并重”的实施理念。
本次论坛不仅为我校师生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对话平台,也进一步拓展了心理健康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视野,为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动能。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引进国内外顶尖学术资源,推动科研创新与育人质量协同提升,为学校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陈润森,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挂职),牛津大学精神病学系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资助。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情绪障碍与自伤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机制,预防与干预研究。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Lancet Public Health、JAMA Network Open等国际顶尖期刊。主编《校园心理危机守门人手册》,担任BMC Medicine、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等期刊编委。
照片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提供
编辑: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