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白帆)为培养青年教学骨干,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锤炼教学基本功,2025年经济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于10月15日在兴文楼开展,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吴虹、副主席罗晓颖莅临比赛现场。学院班子成员、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督导组成员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

本次竞赛面向40岁以下青年教师,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展示+教学反思”三大核心环节,旨在通过竞赛选拔优秀人才,搭建青年教师交流思想、创新教学方法的成长舞台,助力打造“学生爱听、实用管用”的高质量课堂,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竞赛中,老师们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打破知识壁垒,让枯燥的统计学和一些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有趣有味道”。张潇老师以冰激凌、可乐、绿箭口香糖的价格为切入点,用日常消费品的价格比例引发现场思考,让抽象的经济概念变得直观。张喻姝老师从“两个苹果”谈起,层层拆解成本的核心奥秘,用简单案例讲透复杂原理。汪雨雨老师围绕“春节红包”抛出问题——“个人消费增加对宏观经济有何影响?”,将市场流动规律与乘数效应娓娓道来,逻辑清晰接地气。田晴老师以“如何把手机壳卖给非洲人”的创新想法引爆全场,聚焦跨境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了解客户真实需求”的重要性,视角独特且极具实践意义。马瑜老师、侯羽婷老师通过图表梳理数据,深挖数值背后的经济意义,结合现实案例分析推导结论,展现严谨的教学逻辑。孙伯驰老师凭借对课题的深刻理解,列举多个趣味案例,将现场观众带入“随机事件的概率漩涡”,让抽象的概率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吴子建老师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薪酬差异入手,简洁明了地指出能力与学历及行业匹配的重要性,并通过构建模型、结合实验经济学分析,生动地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在点评环节,吴虹表示,“好成绩是打磨出来的”,青年教师要具备“猴皮筋儿”般的韧性,懂得收放自如,在持续学习和借鉴中不断拉伸自己的能力边界,实现教学水平的飞跃。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郭旭对青年教师在比赛中展现出的良好教学状态和扎实的专业功底给予高度肯定,称赞他们教学设计有温度、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方法有亮度,并鼓励大家持续挖掘自身潜力,深化互学互鉴,在教学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景春表示,青年教师要牢牢把握专业核心概念和课程教学重难点,善于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学设计,采用故事化表达,增强双向互动或角色转换,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同时注意把生活案例引入课堂,使教学既生动又深刻,做到语言表述清晰、时间掌控精准,努力打造出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成效的高质量课堂。

本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不仅是一场技能比拼,更是一次思想碰撞与理念创新,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拓展视野的平台,在选拔校级参赛人才的同时,也为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照片由经济学院提供
编辑:孟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