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何晖光研究员做客学校学科交叉论坛

本站讯(通讯员 韩笑旭)为深化跨学科交流,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研究,10月27日,我校学科交叉中心在会议中心中报告厅举办第十场学科交叉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何晖光研究员作专题学术报告。心理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代表聆听报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赵子平主持报告会。

何晖光以《大模型类人概念表征与涌现》为题,系统探讨了大语言模型是否具备类人概念表征能力这一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融合计算建模、行为实验与脑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470万次行为判断数据,首次构建了AI大模型的"概念地图"。研究表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够自发形成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物体概念表征系统,该发现为揭示人工智能的认知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在学术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大模型的认知机理、技术路径及未来应用等议题,与何晖光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场交流充分,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论坛为我校师生构建了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平台,拓展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视野,有效促进了相关学科的融合创新与发展。

何晖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人选,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曾获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荣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荣誉。近年来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PAMI、ICML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现任《自动化学报》编委,并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照片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提供

编辑: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