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锚定科研星辰,规划大学航程——地理学部举办新生大学规划与科研启航专题讲座

本站讯(通讯员 陈洁)为帮助2025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科学规划学业生涯,及早点燃科研梦想,地理学部于10月29日举办师道·师说系列讲座--“锚定航向,逐光而行:给大一新生的大学规划指南”专题分享,特邀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张振卿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地理学部党委副书记刘亮主持活动。

undefined

破除迷茫: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规划”

讲座伊始,张振卿老师直击新生普遍存在的迷茫与困惑,指出大学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探索与成长期。“大学四年,不是你过了多少天,而是你如何利用每一天。”张振卿老师强调,新生应尽快完成从中学被动接受到大学主动求索的思维转变,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他从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资源管理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学业规划,鼓励同学们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实现全面发展。

点亮灯塔:科研并非遥不可及,启航正当其时

本次讲座的核心亮点在于将“科研”的概念,提前引入新生的视野。“科研不是大三大四学生的专利,大一是播下科研种子的最佳时机。”张振卿老师以亲身经历,总结了地理学两大魅力:一是田野工作的乐趣,在采样中亲身感受自然与人文;二是科研工作的成就,其成果能够服务社会、为国争光,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他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时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演化等研究为例,拆解科研思路与方法,强调科研并非晦涩难懂,打消新生对科研的“神秘感”,鼓励新生增强科研信心。

张振卿老师向新生们介绍了学部先进的科研仪器与实验室资源,鼓励大家积极利用,为成长赋能。随后,他分享了多位优秀学生的培养案例——这些榜样从大一起步,深耕科研,既能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成果,又能在国内重要赛事斩获奖项。这些身边的榜样,极大地激发了新生们的学术热情与进取心。

互动踊跃,梦想启航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平衡学业与科研时间”“如何选择第一个科研方向”等问题积极提问,张振卿老师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现场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掌声阵阵。本次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站在新起点的同学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来自2506班的张同学在会后感慨:“原本以为科研离我们很遥远,听完讲座才发现,只要主动规划、敢于尝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探索者。我对自己的大学四年充满了期待!”

张振卿老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WRR》《Catena》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并获得授权专利5件,在科研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备丰富的指导经验。他以自身的科研历程与育人经验为蓝本,为初入校园的新同学们绘制了一幅清晰而富有远见的“大学成长路线图”。后续,学部将持续为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提供平台与支持,助力每一位学子在大学的星辰大海中,锚定方向,乘风破浪!

照片由地理学部提供

编辑:张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