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心理学部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国际实习类)圆满结束

本站讯(通讯员 于海涛)10月8日至10月30日,来自英国兰开夏大学心理与人文学院的两位在读博士生Rhiannon Erika Mackie与Kendall Elizabeth Walter作为国际实习生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圆满完成了为期23天的实习工作与交流。这是我校心理学科首次接收国际实习生。

此次实习交流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2025年度第一期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CEP)的资助。该项目中方负责人为我校心理学部部长杨海波教授,英方负责人为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原为英国兰开夏大学)Simon P. Liversedge教授。心理学部教师张慢慢、张志超、王梦思、杨邵峰同时参与了项目实施全程。项目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旨在借助中英双方眼动研究团队的优势及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聘请英方博士生来华担任国际实习生,实现双方在眼动研究领域的优势互补,助推眼动与脑同步技术在中方心理学科的发展与应用,为中方探索中国特色心理学自主文化知识体系的开拓性和标志性研究提供技术帮助与支持。

10月9日,杨海波教授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详细介绍了学校及心理学部的科研实力、平台资源与项目规划,向国际实习生介绍了项目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要求,并希望通过中英双方以此次实习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的人才交流与眼动特色研究领域的合作。

两位国际实习生在我校心理学部眼动实验室、脑电实验室、脑磁实验室等开展了实习,双方分享在实验仪器操作使用、数据采集的经验及实验室管理的先进理念;协助我校眼动研究团队完成中-英跨语言阅读研究的实验材料编制,参与部分数据采集。实习期间,国际实习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与心理学部师生开展了相关跨语言及其多模态研究系列主题的汇报,并共同研讨了具体实验方案与未来合作计划。合作双方借助我校一流心理实验平台及先进的眼动仪、ERP、fMRI、MEG等多模态脑成像系统设备,开展了眼动与脑电同步记录技术与数据分析的技能培训与交流。

10月17日至10月19日,两位国际实习生同心理学部部分师生赴河南新乡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国际眼动大会,在大会上进行了口头报告,展示与我校心理学科的合作成果,获得现场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会议期间,中英双方负责人就未来合作交流计划进行了商讨,为持续深化中英跨语言研究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科研工作间隙,两位实习生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中华文化体验。从中华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到杨柳青年画中的吉祥寓意;从品味中华美食,到漫步五大道领略中西交融的建筑风貌——她们在天津特色文化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这座城市的温暖与文化的厚重令她们难忘。她们表示,此次天津之行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次对华夏文明的深度感知,成为中英文化交流中一个鲜活而生动的缩影。

此次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的圆满落幕,充分彰显了我校心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既是中外青年人才在心理学科领域学术互鉴的成功实践,也是学校推进国际化办学、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的生动缩影。未来,天津师范大学将继续搭建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全球青年人才来华交流,为促进中外科技文化融合发展贡献师大力量。

照片由心理学部提供

编辑: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