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心理学部胡伟博士在《心理学报》发表论文《顶中区N200是中文单字字形识别的神经标识》

由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胡伟博士联合多所高校学者(广州大学张豹、曲阜师范大学贾小飞、汕头大学陈辉贤、华南师范大学袁杰、渥太华大学方卓,以及通讯作者复旦大学张学新)完成的论文《顶中区N200是中文单字字形识别的神经标识》在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2025年第57卷第7期发表。该研究在破解中文词汇识别神经机制的探索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该研究聚焦于中文词汇加工的核心问题:顶中区N200脑电成分是否特异性反映单字字形加工。研究团队通过三个系列实验,结合重复启动范式,并借助脑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系统考察了中文单字诱发的神经反应模式。结果显示,中文单字在刺激呈现约200毫秒后能够诱发清晰的顶中区N200成分,其幅度虽弱于双字,但同样表现出重复启动下的增强效应;同时,真字的N200增强效应显著大于假字和非字。这一发现表明,N200既反映了对字形部件的加工,也反映了对部件组合关系的神经表征,能够在早期阶段区分真字与非真字,是中文单字字形识别的重要神经标识。该研究首次系统验证了单字水平上的N200效应,填补了此前学界的空白,并进一步明确了N170–N200–N400构成中文词汇识别的时间序列进程。这一成果不仅深化了对汉字独特认知加工机制的理解,也为语言教育、阅读障碍干预以及脑科学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