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生命科学学院邹金华。
邹金华,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留校任教至今,十九年如一日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硕士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
教学为本:三尺讲台写春秋
“邹老师的课总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科学的魅力。”这是学生们对邹老师教学的一致评价。年均594学时的授课量,连续多年学生评教满分,近三年毕业生问卷调查中“教学效果最佳教师”、“责任心最强教师”得票率均位居全院前列,这些数据见证着她对教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在教学实践中,邹老师构建“课程+实践+竞赛+育人”四维教学体系。她的《植物学》课堂常常“搬”到校园绿地,学生们在实地观察中解剖植物器官、记录物候变化,这种沉浸式实践教学使抽象理论变得生动可感。她指导的本科生团队在天津市实验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市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她指导本科生完成的《大学城植物图谱》,收录280余种植物、万余幅原创图片,成为天津市首部由本科生独立编撰的植物学专著,实现了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成功转化。
近三年来,经她指导的38名本科生进入中科院植物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深造。2023级学生王冰涵在感谢信中写道:"邹老师不仅教会我们专业知识,更点燃了我们对科研的热情。"
科研为翼: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邹金华老师始终秉持“科研要服务国家需求”的理念。她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带领本科生团队聚焦鲜切花保鲜技术攻关。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二区TOP论文,获中国国际创新大赛市级奖项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其指导的本科生团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斩获国赛一等奖。
担任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秘书15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投入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精心筹备每年的学术委员会年会,整合工作报告20余份,助力学院学科建设和博士点获批。
育人为魂:匠心传承育桃李
邹金华老师创新构建“学业-学位-就业”三位一体研究生培养体系。近五年,她指导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获评市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获评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比例超过50%,她培养多名研究生获评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优质就业率达100%,多人进入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博士深造。
每周三下午的“学术下午茶”是实验室师生们开组会的时间。邹老师不仅指导学术研究,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困惑。2022届毕业生薛文秀在致谢信中写道:“邹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实验技术,更是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品格。”这种亦师亦友的育人方式,培养出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
邹金华老师积极投身科普教育事业,主导建设的校园植物数字化平台涵盖200余物种,设置科普展牌100余块,年访问量超万人次。在生态记忆馆植物展区建设中,她带领团队制作植物展品200余件,将专业优势转化为科普资源。
十九年春风化雨,十九年初心不改。邹金华教授用爱与智慧谱写着立德树人的动人篇章,用执着与奉献践行着教育报国的庄严承诺。正如她在教学笔记中写下的:“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我愿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持灯者,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这份朴素而深沉的教育情怀,正是对“四有”好老师标准的最好诠释,也必将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