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化学学院陈晨。
陈晨,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教九年来,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开拓创新"为职业信条,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天津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支持计划",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践行者。
躬耕教坛育桃李矢志创新谱华章
深耕教学一线,构建育人新范式
陈晨坚持在一线为学生授课,承担学院本科生两门专业必修课、两门专业选修课以及两门研究生课程的授课任务,每年远远超额完成学校和学院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且生评教成绩优秀。此外,他十分注重教学和实践相结合,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让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体验化学的“魅力”。他目前已指导本科生申请并获批多项国家级和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互联网+项目。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竞赛获三项一等奖和一项二等奖。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获华北赛区三等奖。到目前为止,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7篇(包括SCI一区1篇,自然指数期刊论文1篇),参与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实现科研能力培养与创新成果产出的双丰收。
勇攀科研高峰,服务学科新发展
在科研方面,坚持"5+2""白加黑"工作模式,实验室深夜的灯光成为明理楼最温暖的坚守。入职以来他共主持获批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五项科研项目。到目前为止,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化学1区Top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2项。陈晨老师目前担任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以及特刊编辑。课题组发展出的合成方法可以高效实现镇痛药普拉瓦多林(Pravadoline)的三氟甲基类似物的合成,为新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发提供合成工具。在型荧光材料方面,课题组所研发的基于内酰胺骨架的新型室温磷光发光材料可以应用在防伪和高安全级别数据加密上。
厚植育人情怀,引领成长新航向
作为化学1701班班主任,陈晨创新"三全育人"工作法,坚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奋斗目标,带领班级学生努力奋斗。他在2020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毕业时全班学生考研率达47%,位列全年级第一,其中多名同学在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 “985”院校继续读书,且目前均在攻读博士学位。班中多名学生分别了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等。他还注重发挥优秀学生干部的作用,在所带的班中,拥有多名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强化使命担当,彰显服务新作为
陈晨在工作中多维参与学院建设,包括承担了学院工会体育委员、国际交流对接教师以及有机分析教师党支部支委等工作。他还积极参与了学院的高端人才论坛、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申报、博士点申报等工作。在疫情期间,学校防疫措施要求严格,他在两周时间内与各方紧急协调完成了学院工会小家各类设施的订货、送货、安装等工作,确保工会小家可以在学期内供老师们正常使用。疫情期间他还作为志愿者多次为学校、学院以及社区进行服务。此外,陈晨老师还定期到中小学进行科普宣传,惠及师生1000余人次,提升了学生们对化学的兴趣。
基于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以及服务工作上的表现,陈晨连续五年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并在2025年获评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面对荣誉,他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嘱托,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继续在培养时代新人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