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秋

首页 > 正文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 | 张增赋:以艺为笔 以心为墨 落实“立德树人”使命

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音乐与影视学院张增赋。

张增赋,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教授。他始终秉持"艺以载道"的教育理念,将艺术实践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在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党建模式、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走出特色育人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

以艺为笔以心为墨落实“立德树人”使命

深耕教学改革:探索艺术教学科学机制

作为艺术教育领域的“耕耘者”,张增赋始终将教学实践改革视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引擎。

主持完成的天津市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艺术实践教学体系考核评估与创新实践研究》,打破了传统艺术教学“落地难”的壁垒,构建起“考核评估—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舞台实践育人:构建艺术实践育人新范式

担任学院艺术实践部主任工作以来,创新性打造“双周音乐会”品牌,累计策划组织100余场演出。实施"项目制+导师制"教学模式,百场演出不仅是技艺展示的舞台,更成为课程思政的鲜活载体:红色经典作品排演前开展党史专题研讨,传统戏曲教学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对话,每场演出后形成"艺术表现力+思想领悟力"双维度反馈报告。这种"舞台即课堂、演出即育人"的模式,使学生在排演中感悟民族精神,在创编中体会文化自信。让舞台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每场音乐会都是一次教学相长的契机,学生在实践中打磨技艺,教师在反馈中优化课程。

在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他导演并指导学生赴韩国参加“中韩文化交流文艺演出”,东盟国家学生“我与中国”中文故事视频总展演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受到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30余家媒体聚焦报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高校的文化传播力。

党建引领发展:锻造“双带头人”先锋支部

张增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2024年,带领支部凭借突出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果,入选天津市“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成为基层党建的标杆。担纲总导演“声润桃李·薪火相传”主题音乐会,用艺术党课的形式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浓郁思政引领、美育浸润校园。

践行文化使命:让艺术之光照亮城乡角落

“艺术不是象牙塔里的孤芳自赏,而是连接社会的情感纽带。”将艺术实践的触角延伸至乡村社区。张增赋带领师生深入天津静海区台头镇,为西瓜文化旅游节创作主题曲《台头西瓜之约》,歌曲上线后吸引数万游客走进台头,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增长,成为“艺术+乡村”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深入基层,教唱村歌,让乡村文化阵地成为理论传播的“新课堂”。

耕耘结硕果:用坚守诠释教育初心

张增赋指导学生在国家级艺术赛事中获奖20余项,毕业生考取天津教师岗事业编制,带领学生团队完成各类项目10余个,累计惠及群众超万人次。完成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天津市艺术规划等项目15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同时兼任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理事、天津红学会秘书长一职,通过统筹多领域的学术组织工作,系统锤炼了资源整合、学术统筹与跨学科协调能力,为推动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积累了多元实践经验。

作为一名教师,张增赋深知“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用美培育心灵,用实践塑造品格。”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他将继续以艺为笔、以心为墨,在三尺讲台,书写属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华丽篇章。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