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秋

首页 > 正文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 | 张莹莹:以奔跑之姿践行育人使命

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体育科学学院张莹莹。

张莹莹,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师,中国女子马拉松历史第五。作为2015年世界大运会"赤脚夺铜、带伤摘金"的传奇运动员,其事迹被央视收录为体育精神典范。

以奔跑之姿践行育人使命

精神觉醒:从赛场传奇到师范赤子

2006年张莹莹进入天津师范大学攻读本科至硕士,2015年7月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万米赛中钉鞋脱落,她赤脚浴血夺得铜牌,四日后带伤再战半马,以1小时15分06秒斩获金牌。这一幕被CCTV5拍摄进宣传片,成为体育精神的经典注脚。2015年她开始留校任教,任田径队教练、班主任。以“让体育精神照亮成长”为信念,将赛场坚韧转化为育人动能,获“天津好人”“全国优秀教练员”等称号。2019年起任竞训教工党支部委员,深耕育人实践。

以体铸魂:双轨育人的系统实践

1. 体系化训练激活生命力

在2022年,张莹莹组建校级社团路跑协会,构建“每周七训”常态化机制,覆盖22个学院,带领业余学生参加长跑训练,在她的感染下,学生们对长跑运动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更有地理学部20级张兰跨考体育学院研究生,并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荣获第4名。张莹莹累计指导学生获全国奖项37项(冠军10项),市运会冠军20项。同时,她还密切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带领体育学生开展“阳光健康跑”80余场,累计6000余人次参与,学生体测合格率显著提升,运动习惯养成率增长40%。

2. 双轨融合育人模式

张莹莹利用她的专业技能,科学传授跑姿、呼吸法、运动康复技巧,独创“逆境训练法”,模拟疲劳、突发状况场景,将“超越自我”融入训练,培养“能竞技、会抗压、敢突破”人才。作为路跑协会负责人,张莹莹用坚持与热爱点燃了无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无论风雨寒暑,每周的集体训练从未间断。从校园运动会到城市马拉松,从市级赛事到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她始终坚守在训练一线,认真对待每一位队员。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路跑协会的学生们实现了惊人的蜕变:曾经的“大胖子”练出了明显的肌肉线条,体弱的学生能轻松完成10公里长跑,体测困难户成功突破3分大关……这些改变不仅是体能的提升,更是自信与拼搏精神的觉醒。

在校园里,张莹莹就像一个充满能量的磁场。只要在操场上、公体课上发现热爱运动的学生,她都会热情地推荐加入路跑协会。她始终坚信,体育不应是少数人的狂欢,而应成为每个人成长路上的伙伴。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将体育精神的火种传递给更多年轻学子。

课堂深耕:差异化教学的创新范式

在公共体育课上,她践行“快乐运动”理念,将趣味游戏与基础体能训练有机结合。讲解跑步技巧、渗透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激发运动兴趣;在田径专业课上,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特点,把田径项目技术性与育人功能深度融合。运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不同体能与技术基础制定个性化方案,使学生在掌握规范技术动作的同时,培养坚韧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除此之外,她从教学差异化逻辑出发,依据公共体育课与专业课程的不同性质,以及学生体能水平的差异实施分类教学。公共课侧重通过趣味化设计激发运动热情,专业课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使命传承:教育长跑中的师者本色

张莹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的担当:她是赛场上的传奇,用拼搏书写辉煌;她是人生路上的领航人,用爱与责任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正如她所说:“跑道有终点,但成长没有。作为师者,我的使命就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奔跑方式。”在教育的赛道上,张莹莹将继续带领更多学子,向着梦想奋力奔跑。从师大走出,又回归母校,她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融入三尺讲台,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书写了生动篇章。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