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秋

首页 > 正文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 | 宋林霖:薪火相传处 “从游”缘起时

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政治与行政学院宋林霖。

宋林霖,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十八载杏坛耕耘,她以满腔热忱投身教育事业,更以深沉的爱与责任,创造性构建并践行“从游”育人模式。这一模式以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教师如“大鱼”引领示范,学生如“小鱼”浸润追随,在“为学、为事、为人”的广阔“沃土”中和谐互动、教学相长。宋林霖教授以深厚的学识、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矢志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薪火相传处“从游”缘起时

传奇:大鱼学海引波

以爱守护,铸魂育人显担当。

宋林霖教授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政治立身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石,她勤学善思,以身作则,以“学习强国”八万分展现终身学习风范,多次参与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理论宣讲活动并在主流刊物发表理论文章。在她身上永远有种持之以恒的“韧劲”、攻坚克难的“冲劲”和永不言败的“干劲”,可以说,她是放弃所有世俗生活、全年无休投入科研工作的“劳模”。她曾参访境内外百余家政务服务中心,深度调研国务院试点的省级、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以及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足迹遍布三十余个省份;作为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特约专家,深度参与多省份政策设计,为住建部及全国30余省市3万党员干部授课,以身示范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运营“治理评论”公众号(订阅量1.6万+),2025年阅读量超17万次,遍布全国包括港澳台等34个省份。作为团队的“大鱼”,她在学海中为团队开辟出一条“从游”之路。

近年来,宋林霖教授发表CSSCI论文37篇,知网被引率动态保持全国政治学与行政学领域首位,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33项,多篇研究成果获国务院领导批示,为学生提供了站在学术前沿“从游”的丰厚滋养。她常常教导学生:“学问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扎根于土地,服务于人民。”正是这种身体力行的教育方式,让她的“从游”理念深入人心。

传递:中鱼涌流接力

薪火相传,青蓝相继。

在宋老师的“从游”理念中,博士们成为承托学海浪潮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接住宋老师教育理念与学术智慧的涌流,搭建起师生之间思想碰撞的桥梁,让“从游”的氛围更加浓厚。

她创新团队管理模式,坚持每周召开组会,累计逾800小时,举办30余场国内外名家讲座,更主动联系天津市直机关等提供实习机会10余次。课堂上,宋老师注重培养博士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课堂外,则聚焦在不同场域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她常告诫团队:“调研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回。”博士研究生们的成长历程,正是宋老师“从游”育人模式的最佳注脚。

同时,宋林霖教授十分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倾心打造“从游”学术共同体。她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重点课题,悉心指导MPA案例大赛,并荣获华北地区首届大赛一等奖,不断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在她的悉心栽培下,博士生们不仅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更将“从游”理念深深植入每一位成员的心中。

传承:小鱼浪花追光

长大后,我会成为你。

“小鱼”是学海浪潮中追光的新生希望,也是宋老师心中的温柔牵挂,这充分体现在宋老师一声声“孩子们”中。来自肯尼亚的孔爱凯说宋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如同母亲般的温暖与安心。”

在宋老师的关怀教导下,这些“小鱼”们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他们已有人发表CSSCI论文,有人在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有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卓越。她还注重精细化培养,5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百余名MPA毕业生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中坚力量,9名研究生升入“双一流”高校或进入省级机关,成果斐然。

每一个“小鱼”的成长,都映射出宋老师“从游”理念的深远影响。“一个人可以飞得很远,但一群人可以飞得很高”,宋老师说道。当千万尾小鱼在学海中蓄力摆尾,高高地跃上浪潮之巅时,便是对她作为“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从游之境引航者最壮阔的回应。

宋老师欣慰地说:“看到你们成长,我仿佛看到了教育最美的模样。”这份师生间深厚的情谊,正是“从游”的硕果。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