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涌的时代浪潮中,许多年轻人选择了创新创业。张延鹏,这位天津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科期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他开启了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短短几年,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成功实践,是无数新时代青年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激励着学弟学妹投身于创新创业。
校园中尝试
相比于“开拓者”,张延鹏更喜欢用“逐梦者”形容自己。小时候,张延鹏就对商业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大学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大学一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延鹏接触到了盲盒。他敏锐地捕捉到,年轻群体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潮玩产品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学业繁忙,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利用寒暑假,熟悉了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随后,他不断挖掘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IP形象,联系各大工厂,进行了实地考察,反复比较,才确定合作工厂。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张延鹏顺利制作和发行了自己的首款潮玩产品,这批产品也受到圈内欢迎。凭借独到的投资眼光和强大的执行能力,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毕业之后,张延鹏创办了“独角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一次,他更加明确公司的努力方向——立足教育,数字赋能文旅,推出潮玩产品。一方面,他希望将母校的教育资源转化为团队的管理优势;另一方面,他希望将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用自己最擅长的文化形式,践行“讲好天津故事”的初心和使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天津、热爱天津、建设天津。在天津市对人才创新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独角鲸”公司迅速发展,除了潮玩产品,业务还延伸至公益广告、数字剪辑、游戏配音等领域。
为了回馈母校,2024年11月,张延鹏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同打造了校内文化创意中心。文具、手提包、冰箱贴……店内200多款特色产品,从创意开发到原型制作,从材料选择到成本议定,从投入生产到销售推广,每一个环节,张延鹏都亲力亲为。他和设计师团队密切配合,在各款产品中融入了“勤奋严谨,自树树人”的校训精神内涵,强化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试运营的过程中,张延鹏也会来到门店,与前来“打卡”的同学沟通,看看哪些产品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比赛中蜕变
创新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张延鹏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将比赛作为检验自己能力和素质的平台,并从比赛中总结教训。
对张延鹏来说,每一个比赛都是宝贵的锻炼机会。知识储备上,他迈入了跨学科之旅,既能够梳理服饰、建筑、手工艺等传统文化元素,又能够深入数字领域,钻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思维方式上,他培养了全局意识,针对复杂问题,会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一有空闲,张延鹏还会和评委、其他选手交流行业的前沿方向。他认为,只有保持学习的热情,才能够不断进步,行稳致远。
张延鹏曾经带领团队,在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中斩获多个奖项。准备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所以,团队磨合成为摆在张延鹏面前的一大难点。作为负责人,他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多次组织线下讨论,还用自己的创新创业心得鼓励成员。渐渐地,大家变得熟悉,他也掌握了每一个成员的性格和优势,为他们安排合适的任务,团队效率由此大大提高。
比赛和真正的创业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张延鹏对自己和团队充满信心。他表示,传统的比赛是对项目进行包装和展示,通过讲述,在一定的时间内吸引评委,而我们“独角鲸”是真正落地,用实实在在的商业数据证明了自己的发展潜力。即使遇到“刁钻”的问题,他也能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比赛经验,巧妙化解,对答如流。
经过重重努力,张延鹏团队获得了大赛金奖。接过奖杯的瞬间,除了欣喜,他还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母校的支持。”从提供场地到专家指导,从模拟比赛到成果转化,天津师范大学为该团队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通过这次合作,我也认识到,母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当完善,期待未来有其他合作。”
回顾中寄语
回顾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张延鹏感慨万千。在这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道路上,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社会责任。
因此,对于打算创新创业的学弟学妹,张延鹏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珍惜时间,不要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如果有机会的话,在高质量完成学业的同时,一定要开阔眼界,把握市场动态。二是要敢闯敢干。创新创业伴随着风险,许多年轻人明明有好点子、好路子,却畏首畏尾不敢尝试,一旦错过风口,又追悔莫及。其实,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为未来积累经验。三是要脚踏实地。目标可以远而高,但是行动必须近而切。不被创新创业的热情所蒙蔽,结合社会大环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可行之路。
未来,张延鹏会继续用热爱和创新创业,书写更加精彩的故事。我们也希望,他的奋斗篇章,能够鼓舞更多师大学子以梦想为帆,以勇气为桨,在创新创业的征途上破浪前行。
采写:蓬雨桐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