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师大要闻
  

我校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21

本站讯(通讯员 于海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4月11-13日,第十届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与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承办,以“赋能心理机构、拥抱科技创新、深化校企合作”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2000余名心理服务机构创始人、社会工作机构代表、心理学科研工作者及行业专家参会。

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高强在开幕式的讲话中谈道,精神健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非常重要,对社会贡献有巨大潜力。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学术研究成果推广到社会上,完善服务、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满足社会需求。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在致辞中谈道,心理服务机构与整个行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各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同时服务机构的繁荣也会反哺行业;每一位心理学从业者,要始终对心理学专业怀有尊重和敬畏之心,不断促进心理学科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服务;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走独立自主之路,立足中国大地开展服务,为健康中国、幸福中国添砖加瓦,贡献心理学人的力量。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已经走过十年,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心理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立足于中国大地,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其次,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心理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和从业者要勇立时代潮头,提早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赋能,促进心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最后,心理服务机构要加快转型升级,特别要加强人工智能赋能心理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心理服务。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戴爱姣、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松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王力先后在致辞中指出,心理服务要立足我国实际需求,促进技术转化,突出自主体系建设,深化跨界合作,提升民众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专业力量。

开幕式上,为了响应国家倡导的支持大学生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指导精神,大会举行了“2025-2030心理百校万生就业赋能工程暨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公益调研万里行”项目启动仪式,助推心理专业人才高水平就业。

开幕式之后,共进行了为期2天的学术研讨。

上午的报告分别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郑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蒋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史柏年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杨凤池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布新,他们围绕“聚焦儿童精神心理健康,构建全生命周期心理服务体系”“面向心理学学科未来发展——心理与认知健康评估与促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质生产力与新时期社会工作”“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与成长路径”“文化赋能--终生忧与一朝患”等主题系统阐述了心理学与社会工作领域聚焦点,包括心理科学范式革新、心理健康评估、心理新质生产力、身心融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文化赋能与心理职业发展等方向。

下午的报告分别是华夏时报社副社长闫洪丰,武志红心理创始人武志红,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姜长青,北京协力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贾云竹,中国心理学会副䄫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魏悦,广东云有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袁红萍。他们分别从科技赋能心理服务、AI时代咨询师转型、全生命周期健康(一老一小)、智能终端应用、学校体系构建、静观实践与文化整合,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对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方向等主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晚间,两场圆桌对话聚焦心理服务行业的痛点。武志红、徐凯文、慕东泰、黄伟强、胡慎之、孙啸海、李明、寇觉中、刘海骅、张驰、傅春胜、史占彪、马泽中等专家或机构负责人针对“如何平衡个人心理IP与企业文化品牌”和“适合心理发展大时代的心理咨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交流,探讨了心理行业品牌效应和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在13日的分论坛期间,来自高校、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社工等方面的参会代表围绕心理服务机构的模式与发展、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心理服务机构在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家校社医共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探索与实践、心理服务机构助力老年身心健康服务等主题展开精彩分享与深度讨论。大会期间,共举办9场面向大众的场外公益科普直播,圆桌主题包含老年情感、原生家庭等,受到广泛好评。

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于2015年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发起并在我校召开首届会议,至今已召开十届。千余家心理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地方协会代表参与会议研讨,共同助推中国心理服务行业不断走向科学化、专业化、体系化和标准化,通过建设高质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健康中国”和“幸福中国”贡献力量。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各方将继续携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人文关怀为底色,共同书写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照片由心理学部提供

编辑:谷岳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