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毛雁)7月21日上午,2025“新朋友圈”中外青少年国际交流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王鲁新,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白学军,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俊艳,天津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渤,美国纽约州路易斯波特学区学监保罗・卡塞利,英国伦敦罗伯特克拉克学校副校长詹姆斯・沃克出席开营仪式。和平区教育局、河西区教育局、天津市实验中学、我校国际交流党委相关负责同志和中美英三国200名师生参加。仪式由天津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郭自强主持。

王鲁新首先向远道而来的美国和英国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本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天津师范大学等致以诚挚敬意。他指出,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是推动全球合作和共同发展的生力军,青少年交流是增进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元首倡议的执行单位,将持续支持天津搭建更多交流平台。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夏令营的各项活动,用心感受、体验和交流,种下热爱学习、包容开放的种子,勇当文化交流的使者。
白学军表示,本次夏令营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5年5万”“3年1万,欧洲翻番”等重大倡议的生动实践,也是学校服务天津市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流国际中文教育基地”,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已与美国、英国多所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他期待以本次夏令营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三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中文教育等领域的合作,让跨越山海的教育纽带更加牢固,让文明互鉴的种子在更多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王俊艳提到,天津作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既有六百年的深厚历史沉淀,又兼具新时代的创新活力。天津始终将教育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已建成37个孔子学院、24个鲁班工坊,拥有42个高品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留学天津”品牌每年吸引数万国际青年。此次夏令营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化为桥梁,希望同学们在天津收获“海内存知己”的青春见证。
刘渤讲到,在全球化时代,青少年交流是促进教育合作与文化理解的重要桥梁。本次夏令营为中美英青少年精心设计了中文课程、文化讲座、“都市行走”等活动,旨在帮助青少年深化文化理解、拓展全球视野、推动文明互鉴。他鼓励同学们,用真诚结交四海朋友,在天津书写难忘的青春篇章。
英国营员代表利亚姆・埃尔松讲到,能参加此次夏令营深感荣幸,感谢主办方提供的机会。他以“朋友圈没有终点”比喻跨国友谊的延续,表达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向往,期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与各国同学相互学习、分享文化、建立长久友谊。
保罗・卡塞利回顾了学区与天津学校的合作渊源和丰硕成果,并用中文对各方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习近平主席非常关心并推动中美青少年交流,这个夏令营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个全球课堂,各国青少年通过夏令营相识相知,友好交流,互学互鉴,共同筑梦。他还表示,天津师生的友好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会永远记住在中国天津度过的这个美好夏天。

活动期间,王鲁新副秘书长与白学军副校长、王俊艳处长、刘渤会长等举行会谈,就深化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推进青少年国际交往、在津拓展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等进行深入交流,旨在持续推动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天津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承办,美国纽约州路易斯波特学区、英国伦敦罗伯特克拉克学校协办。中美英三国200名青少年及教育界代表齐聚海河之畔,开启为期10天的2025“新朋友圈”中外青少年国际交流夏令营之旅。
摄影:谷岳
编辑:艾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