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天津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携手三地五校青年学生,以“青年的模样”为脉络,串联新疆、甘肃、重庆三片热土之上的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共同探寻“何为青年 青年何为”的时代答卷。
天山雪松铸忠魂
据了解,天津师范大学研支团新疆分团以“文化滋养+精神铸魂”为核心要义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政课。课堂上,成员们深入挖掘新疆本土红色资源,从商贾驼队开拓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坚韧身影,到哈密左公柳见证的戍边将士卫国守疆的赤胆忠心;从哈密木卡姆传承人用生命守护十二木卡姆艺术瑰宝的动人故事,到维吾尔族刺绣非遗传承让民族技艺绽放时代光彩的创新实践......学生们在讨论中碰撞思想火花、触摸历史脉动、共鸣时代强音。这些扎根边疆热土、闪耀民族精神的榜样故事,让“何以建设边疆”的时代之问,化作天山雪松般挺拔的精神坐标,在学子心中植下爱国戍边、团结奋进的信念之种。
丝路长歌淬匠心
天津师范大学研支团甘肃分团以“美育+思政”的模式融合甘肃本土特色文化,展现了各领域的青年榜样力量。从回溯历史长河,见证“使者张骞持节西行,开拓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到聚焦红色记忆,重现长征途中战士们在甘肃腊子口战役中冲锋陷阵的英勇事迹,学生们感受到了开拓与奋斗的精神;从着眼文化传承、品味民俗风情,回首甘肃非遗传承人坚守匠心的薪火长卷,先民的文化智慧与当代青年的奋斗身影在思政课堂同频共振;而甘肃定西籍的航天员唐胜杰逐梦太空的奋斗历程,更是让定西的学生们倍感振奋,他们感受到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向奔赴,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巴渝热土育新峰
天津师范大学研支团重庆分团将“历史、当下、未来”紧密相连,立足重庆本土文化基因,多维度深挖巴渝大地上的青年榜样力量。研支团成员们带领学生在千百年前“巴蔓子刎首留城”的壮烈史诗和红岩烈士在渣滓洞铁窗下的铮铮誓言中感悟忠义与信仰的永恒碰撞。历史的指针拨向当下,成员们与学生一起探秘重庆青年科学家在西部科学城“于群山之巅种下星河”的创新征途,让跨越时空的榜样精神激荡青春。思政课尾声,师生共赴学校中心花园开启了一场“青春畅谈会”。在骄阳与山风中,青年们畅聊“未来图景”,并将其写下、折成纸飞机,用力掷向晴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以“何为青年”叩问初心,用“青年何为”指引行动,这场跨越山河的思政课,诠释了不同时空的青年理想同向的赤子情怀与使命。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学子将信仰装进心中、将使命扛在肩上、将行动落在脚下,让青春锐气化作破浪长风的勇气,将强国志向融进山河经纬的方向,在每一片红色热土持续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答卷。
来源:2025年5月1日 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