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前夕,7月28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在中国空间站的摇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火热展开。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雪超将课堂搬到了这片航天热土。
“小时候被迫向东京方向鞠躬自称‘天皇臣民’,这种屈辱让他明白,国家没有强大的空军,就会被人欺侮。”王雪超老师对戚发轫院士少年时期抗战记忆的讲述将师生们拉回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
站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珍贵记忆的展台前,王雪超老师特别提到钱学森的那句振聋发聩的誓言:“我们必须征服宇宙!”他以一件件珍贵展品和一段段尘封史料,为学子们翻开中国航天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篇章。
从屈辱记忆,到“东方红一号”刺破苍穹的自强呐喊,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国防安全的抗争史,他的思政课堂将航天史料转化为生动教材。
活动中,同学们与航天工作者李明围坐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航天的奥秘”。讨论中,空间站的设计成为焦点话题。工作人员生动对比了天宫空间站与早期“神舟”返回舱在生活条件上的显著跃升——如今天宫空间站内,航天员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三室”睡眠舱、功能齐备的卫生区,以及专门的锻炼设施保障健康。这不仅意味着活动空间的拓展,更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技术,特别是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从‘东方红’一号打破封锁,到‘北斗’系统摆脱掣肘,再到‘天宫’空间站傲视寰宇,月球车迈向深空——这就是‘强国必须强军’最生动的时代注脚!”天津师大马院本科生勾帅的感叹,道出了同学们的共同心声。航天人鞠躬尽瘁的报国情怀与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式成就,为这堂特殊的思政课注入了厚重的实践伟力。
此次活动是天津师大马院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探索,也是与河北区靖江路小学、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联合挖掘天津本土优势资源,打造具有津派文化、津门强军特色的国防教育本土化实践育人路线的重要内容。
来源:2025年7月31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