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媒体看师大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天津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技术赋能红色宣讲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8

日前,天津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强国之志”理论宣讲实践队于2025年8月赴山西阳泉开展实践。实践队紧扣“数字赋能红色教育”主题,将百团大战纪念馆、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等红色资源转化为沉浸式课堂,通过VR实景、AI动画、情景教学等创新形式,打造“可听、可看、可参与”的行走思政课,让革命历史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时代活力。

在段南沟和段西沟社区,实践队将革命遗址溯源的深刻体悟转化为创新实践,打造VR“时空穿梭”课堂。学生们佩戴VR眼镜从百团大战硝烟战场直抵辽宁舰甲板,虚拟舰载机腾空的引擎轰鸣,让“浴血奋战铸就深蓝利剑”的历史逻辑可触可感。实践队创新推出“红色IP矩阵”,数字虚拟讲解员“小志”以卡通形象开场,用互动问题激发学习热情;队员吴优现场边画边讲百团大战的故事,《百团烽火·山河壮歌》手绘作品经AI技术转化为动态影像,战士冲锋场景与飞鸟意象相融,生动诠释革命精神代际相传的永恒价值。

实践队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红色教育,构建微课创作、实景推演、情景体悟、分众传播四位一体的宣讲体系,精心打造了“红色微课创作工坊”,6部系列微课通过社区宣讲、校园分享、网络推送实现三维覆盖。

“这些书签把阳泉革命历史揣在了兜里!”小河村村民石大爷摩挲着实践队赠送的印有百团大战纪念碑与娘子关图案的文创书签。行前,团队设计制作了“阳泉红色地标”系列文创书签,融合百团大战纪念碑、娘子关、中共创建第一城标志等核心元素,旨在让其成为宣传阳泉红色文化的名片。

以实践为契机,实践队与段南沟社区签署了校地共建协议,联合建设“红色宣讲员”志愿服务机制及大学生实践基地。同步推进的深度调研覆盖全域,在百团大战纪念馆收集100份问卷剖析资源利用现状;走访亲历解放战争的97岁老兵窦喜祥,记录珍贵口述史料,与村干部专题研讨古建保护与客流调控难题。

返津后,实践队将系统梳理田野调查、对策研究、校地协同经验等,制作专题展览纳入学院新时代伟大成就思政课重点实验室,为思政课教学提供鲜活案例。此次实践成功构建了“红色史迹研学+社情考察调研+沉浸互动宣讲”三位一体模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革命故事“新”起来、理论宣讲“实”起来。

来源:2025年8月27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
津ICP备09008453号-26 | 天津师范大学.公益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