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侯慧秀)为弘扬我校法学专业创始人,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徐大同先生“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崇高精神,传承其“教学问、教做学问、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引导全院师生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潜心治学、精心育人,6月26日下午,法学院组织开展徐大同先生铜像参观仪式暨教育家精神传承活动。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红英,法学院党委书记何璐,党委副书记、院长郝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浩,副院长曲佳丽及法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共同回顾徐大同先生对学校法学教育建设与天津市法治研究的卓越贡献,深刻体悟其崇高的教育担当。

何璐带领师生参观了徐大同先生生平事迹图文展。结合展陈内容,她深情讲述了先生无限热爱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不忘初心,把教书育人视为教师本分并坚守三尺讲台的一生。通过聆听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参观浏览珍贵丰富的图文资料,在场师生跨越时空,深刻感悟到徐大同先生一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学术繁荣、教育发展鞠躬尽瘁的赤诚之心,进一步坚定了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投身法治建设的信念。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敬献花篮。郝磊在致辞中回顾了法学院初创时期的艰难岁月,讲述徐大同先生力邀法学名家授课、亲手搭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卓越贡献。他谈到,徐大同先生不仅为学院注入“厚基础、重实践、守正义”的精神内核,更以躬身垂范的治学态度,诠释了“教学问、教做学问、教做人”的教育理念。郝磊号召全院师生以徐大同先生为榜样,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学与科研,严谨治学,勇担使命,为建设国内一流法学院而不懈奋斗。

刘红英介绍了徐先生铜像的落成背景,分享了徐大同先生“为中国研究西方,以大局观引领队伍”的感人故事。她谈到,徐大同先生一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大先生”立德树人的教育家精神,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担当。她号召全体教师以先生为榜样,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法治建设需求紧密结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教师代表冯汝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历,向青年教师发出传承倡议:在育人上以德立身,在治学上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实践中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服务法治建设的实际效能。学生代表郭予心表示,作为新时代法学生,将以徐大同先生为灯塔,传承其严谨治学态度与法治信仰,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法学学习与实践之路。
此次仪式不仅是对徐大同先生的深切缅怀,更是一场教育家精神的洗礼与传承。未来,法学院将继续以徐大同先生精神为引领,深耕学科建设,培育德法兼修的卓越法律人才,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续写新篇章。
照片由法学院提供
编辑: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