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刘兆文)为深入贯彻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架设语言沟通桥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普播鄂市,语墨中华”推普服务队于2025年7月奔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推广普通话实践活动。

校园筑梦:雅言墨韵育新苗
“普播鄂市,语墨中华”志愿服务队深入中和西镇中心小学,积极发挥文学院学生专长,将普通话推广与文化浸润紧密结合。队员们精心设计课件,组织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朗诵比赛中,孩子们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饱含深情地诵读经典篇目,实践队为学生们颁发奖品与奖状,激励孩子们持续学习并运用普通话。在书法课堂上,队员化身“书写导师”,从执笔姿势到间架结构,细致指导规范学生钢笔字与毛笔字书写,让孩子们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感受汉字之美,体悟中华文化精髓。
队员们秉持“以美育人”的理念,组织孩子们绘制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特色扇面和手抄报;设计了以“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为主题的创意黑板报,高举的扇面和孩子们的笑脸成为校园里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社区深耕:聚力推普促治理
实践团队深入南伙房村社区,面向村干部和村民开展普通话宣传教育。启动仪式上,实践团队阐述了推普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呼吁大家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
团队与村委会骨干成员进行访谈交流,了解目前普通话使用情况,探讨提升基层干部和村民语言能力的有效路径。队员们走村入户,耐心讲解,发放精心设计的普通话调查问卷,并送上具有天津特色的伴手礼,在传递温暖的同时,将推普的理念悄然播撒。

文旅共语:创新实践传新语
达拉特旗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实践团队将资源优势与推普活动创新融合。在浩瀚壮美的响沙湾景区,队员们与一线工作人员深入交流,针对旅游服务场景中的实际用语需求,进行了精准的普通话发音指导和沟通技巧培训,并发放问卷调研语言服务现状,助力景区的服务窗口更加规范、亲和。
队员们面向当地商户进行普通话表达的基础培训,并鼓励他们运用普通话进行直播,展示当地风貌、特产。团队还探索了“普通话+民族语”双语结合的推广模式。在直播或交流中,用普通话介绍产品,用民族语突出特色,既用普通话传达信息、推广产品,也适当融入民族语元素,尊重并传承当地文化,实现更有效的文化沟通与认同。


语润蒙西,青春同行。此次活动中,天津师范大学“普播鄂市,语墨中华”推普服务队以“语”为桥,以“墨”为媒,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播下了热爱普通话、增强文化自信的种子。为促进民族团结、服务地方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增添了亮丽的青春色彩。
照片由文学院提供
编辑:孟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