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战疫
  

我校教师、校友联袂创作歌曲,献给“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20-04-02

音乐与影视学院消息  近日抗疫公益歌曲MV《生死同胞》在新华社、人民网、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各大媒体和平台推送。这首歌由我校校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韩惠来作词,我校音乐与影视学院教师、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庞宏作曲,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张博演唱,中国爱乐乐团进行管弦乐演奏。歌曲歌颂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敢同时间赛跑、敢与病魔较量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白衣战士们无私奉献、医者仁心的感激之情和对风雨过后迎来春潮的美好期盼。

庞宏

庞宏老师自述创作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我从电视、广播中看到和听到急剧增长的确诊病例人数和冰冷的死亡数字,十分担忧、痛心唏嘘。同时也看到全国医护队员纷纷请战、驰援湖北。他们坚定的面庞、逆行的身影,他们的身怀大义、责任担当深深震撼着我。当时我怀着无比崇敬之情创作了《青春秀发》这首歌。

可喜的是,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根本性好转。3月1日那天,我在天津音协词曲创作群看到韩惠来老师发的歌词《生死同胞》,被歌词表现的内容深深吸引和打动,当即萌生创作欲望,随即联系到词作者。韩老师把初稿给我发过来后,其中“凯旋时刻,千万不要让我找不到”一句,一下戳中泪点,另外还有几句也非常喜欢,我马上建议能不能把歌词的一稿和二稿结合起来写,这样既有前期的担心也有后面的希冀,情绪上的对比会更有艺术表现力。得到韩老师同意后,我便动笔创作。当天下午完成谱曲,将歌谱打成电子版,晚上给韩老师发过去。从见到歌词到完成电子版乐谱不到10个小时。

曲谱在市音协内转发传阅,得到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宋茂彬、天津市音乐文学学会会长王玉宁、原北辰文化馆馆长,曲作家,文化部“群星奖”获奖者王晓波,河西区文化馆副馆长李孝辉等相关专家的高度赞扬。

韩惠来

韩惠来是恢复高考后我校中文系的第一届毕业生。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不是医护人员,不能随医疗队直接参与救治工作,但我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天津、在滨海为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作贡献。我想,我可以写歌,为这些白衣战士们写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在电视和网络上关注疫情发展和全民抗疫的动态,并萌生了为白衣战士写歌的想法。紧急关头,全国各地纷纷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告别亲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这些壮观、豪迈、感人的景象让他激动又揪心,他不由自主地在心底呐喊:“盼你们平安归来,归来时刻,一个也不能少,千万不要让我找不到!”半个月前,韩惠来在电视上看到一位患者在出院时对记者说和医护人员是“生死之交”,他的脑海便涌现了歌名《生死同胞》的雏形。“当他走出隔离区突然转身,向送他的几位医护人员张开了双臂,而同时,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也张开了双臂,就这样,他们隔着一段距离‘隔空拥抱’,然后向医护人员鞠躬离去。这个场景真感人,一下子激发出我的创作灵感,于是拿起笔来写出了《生死同胞》歌词的第一句‘让我们隔空拥抱’。”韩惠来说,有了第一句,有了脑海中一个个鲜活感人的画面,有了内心积聚形成的这场战“疫”的特定情怀和艺术感觉、创造冲动,一句句歌词便顺笔而出。

《生死同胞》洋溢着对医护人员的感恩、担心和期盼。感恩的是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拼死一搏,“用你的生命托起我的生命”;担心的是白衣战士们在战斗中不畏牺牲,祈祷他们平安;期盼的是在英雄们战胜疫情,凯旋之时,能够在胜利的队伍中找到这些生死相依的同胞、恩人,并能够看到“生死同胞”彼此的欢笑。用心的歌词、动情的演唱、激昂的配乐,配上真实感人的画面,直抵人们心灵深处。

供稿: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