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战疫
  

就业加速度是我的脚步——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加紧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发布时间:2020-04-11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消息  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会议精神,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于近期加快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步伐,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式扎实开展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观念有转变、服务全天候、方式多元化,全力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就业指导目标的双胜利。

转变观念赴基层,就业战场党旗扬

学校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后,学院立刻组织召开全体毕业生线上动员会,院党委副书记再次对今年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下的宏观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国家出台的相应就业政策、天津市就业资源现状、学院毕业生整体概况和学生就业预期等作了宣讲,鼓励同学们要改变“一等、二看、三慢”的消极被动就业态度,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就业方向的就业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一切正规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要做到“人寻岗”,不要让“岗等人”。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在广大青年中间引起热烈反响,学院第一时间组织全体毕业生,特别是毕业生党员,重点学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引导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要有家国情怀,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振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各支部毕业生党员在支部集中组织学习回信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做“就业领头雁”,进而带动所在团支部、班级毕业生积极就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比拼担当作为,让党旗在就业“战场”高高飘扬。截止目前已有8名毕业生党员主动了解并准备报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农村党务工作者、入伍参军等基层服务专项计划。

全员参与齐上阵,内外联动搭桥梁

学院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和探索潜在资源,接连发布“致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全体教师的一封信”和“致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全体校友的一封信”调动学院全体教师和历届校友全员参与就业帮扶,鼓励学院专业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为未签约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并推荐就业。辅导员发挥自身优势,融合网络新媒体,打造就业新思政,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连续主讲包括“就业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等培训在内“就业不用慌、导员来帮忙”系列讲座,两场讲座参与的毕业生同学达到420人次,通过讲座有效强化了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和综合素养。

学院迅速建立校友联络群,积极联系一些有经验、有成绩、有潜力的校友回母校为毕业生开展“就业不用慌、学姐(长)来帮忙”系列讲座,目前已开展“我与企业共成长”“新时代青年报效伟大祖国就来参军吧”“心怀育人梦、不负新征途”3场讲座,共吸引毕业生280人次前来聆听,这3场讲座帮助毕业生详细了解企业求职、入伍参军和教师招考的相关事项并提供指导咨询,搭建了校友和在校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平台。后续还将陆续邀请优秀校友开展“复试秘籍”“留学,你准备好了吗?”“事业单位备考宝典”等讲座,为毕业生考研复试、出国留学及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提供指导帮助。

院企协作优势显,差异推送精准帮

学院已经与4家优质招聘平台达成合作,将有意向去企业求职的学生简历由学院统一打包发给人力资源部门,他们下发到所辖的神州优车、龙净环保、未来电视、中铁大桥局等众多优质企业,由企业进行初步筛选后,直接与学生联系进行网上面试、录用、签约。第一批已打包推送18名学生的简历至自贸区人力资源局和中天人力、天保人力和高新区人才中心,目前有6家企业正在和同学进行积极对接。学院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邀请教育领域或专业相关度高的企业,如新东方教育、志鼎教育、舜土规划、万峰环保、腾讯集团等公司,举办线上宣讲招聘会。会后,各用人单位对前期投递简历的同学进行线上面试,在3月26日的首场线上宣讲招聘会上,学院有7名同学与各企业初步达成签约意向。

在前期摸底就业信息的基础上,学院根据毕业生就业意向地区建立天津就业群、北京就业群、贵州就业群、山东就业群等9个就业意向比较集中的区域性就业群,有意愿在上述地区就业的学生都加入相应的就业群,以便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最匹配的就业信息。对于少数民族同学、经济困难同学等特殊群体,学工干部实行责任包干,“点对点”为这些同学提供就业指导帮扶,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确保不因疫情对学生就业造成影响。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全面向好的发展态势,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日可待,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将在保障全体同学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凝心聚力、靶向施策,多管齐下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把解决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痛点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作为自己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力争确保让每一名地理学院的毕业生成功就业,在疫情防控和就业工作的双线战场取得双胜利,为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