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战疫
  

勇挑重担,打赢海外安全守护战: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学生党员何晓岳在日留学期间“抗疫”纪实


发布时间:2020-04-11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消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牵动着数千万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的心,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日语(合作办学)1601班的21名同学在日本学业修满,经历了一场疫情高峰期不寻常的归国之旅。其中,该班的何晓岳同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同学的安全守护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把保障同学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危机关头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铮铮的入党誓言和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坚定信心,勇做抗击疫情的“宣传员”

当国内已在联防联控疫情之际,日本多地仍然举行着各种人群聚集的活动,路上随处可见不戴口罩的匆匆行人,各种交通工具依旧十分拥挤,餐馆里也照旧门庭若市。此时,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在并不重视防控的国家里如何“自卫”。1月21日,何晓岳在接到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后,第一时间通过面对面和班级微信群向同学们传达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和防护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国内疫情防控现状,提高对疫情防控的意识,增加学生自我防护的自觉性,严格落实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防控指示。与此同时,受日本“钻石公主号”事件广泛报道的影响,班内同学们大多开始出现恐慌心理,何晓岳与带队教师一起对同学进行疏导,弘扬正能量,帮助大家消除恐慌情绪,增强抗击疫情的信心。

积极工作,勇做上传下达的“信息员”

在日期间,作为团支部书记和中共党员,她坚持认真做好学生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除了每天按时确认每一名同学的身体状况和体温,及时准确把信息反馈给班主任老师,更是每天不厌其烦的叮嘱同学们随时随地佩戴好口罩,回到宿舍后坚持用消毒水消毒,提醒大家及时购买防护用品等。为了保证同学们在日本期间的人身安全,她坚持每晚十点检查班里女生的在寝情况和身体健康情况,做好详实记录汇报给带队老师。在疫情爆发之际,她通过三重大学学友会和所在党支部两次为国内疫情防控捐款。

临危不乱,勇做矛盾问题的“调解员”

在国内疫情积极向好、日趋稳定之时,日本的疫情却急转直下、日益严峻。班里21名同学原定一起飞天津的机票突然被取消,并且中日之间80%以上的航班都被取消,学生们的情绪变得焦虑不安,意见分歧不断,有的同学认为国内的小区被封闭无法回家所以希望订晚一些回国的机票,有的同学认为回国更加安心所以建议订早一些的回国机票,还有其他省份同学担心到达天津机场之后无法寻找安全的返乡方式,一时之间各种问题齐齐爆发。在班级气氛焦灼之际,何晓岳同学一边安抚同学们焦躁的情绪,一边帮助带队老师与每名同学促膝谈心,仔细询问每名同学的想法,认真统计每位同学的回国时间和地点。21名学生的回国之行牵动着学校、学院、日本三重大学和21个家庭的心,当带队教师背负着巨大压力之时,何晓岳同学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多为学校和学院分忧解难。作为班里的主心骨,她总是将学生们最真实的想法和最详细的数据反馈给学院。最终,在经过数次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后,学院制订了新的归国方案:21名同学分批次购买机票回国,根据归国目的地不同以小组方式相互照应,每个回国小组由临时组长负责,保证所有学生尽快回国。

携手共进,勇做平安回国的“守护员”

3月1日,何晓岳作为首批14名从日本回国的学生之一,经历了漫长而波折的一天。在从名古屋到天津长达八个小时的途中,她处处都能感受到心安。路途中同学们互相帮助提行李和用消毒喷雾消毒,在机场工作人员热心帮忙和有序指挥。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直达还是转机,都有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老师们通过微信时时刻刻的关注。深夜他们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待归国的学生,凌晨他们依然在等待学生平安到家的消息,像一场接力赛一样,学院的老师们一棒接一棒的守护着学生们的归国之路。何晓岳说,当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刻,感觉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何晓岳用她坚定的初心和行动,展现了一名青年党员勇于担当的精神。身在海外更爱国,一年难忘的留学之行,一次特殊的归国之路,让她在心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何晓岳说她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更多人看到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样子。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