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科研进展
  

心理学部冯俊姣博士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发表论文“Causal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creen time on childhood intelligence vi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racranial volume”


发布时间:2025-07-04


由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冯俊姣博士、研究生万怡等撰写的论文“Causal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creen time on childhood intelligence vi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racranial volume”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发表,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00875)的资助。

数字时代儿童生活方式发生巨变:户外活动减少,屏幕时间激增。这引发家长和教育者对儿童智力发展的担忧。虽然已知运动和屏幕时间可能影响智力,但二者关系一直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议。该研究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从遗传学角度揭示了身体活动与屏幕时间对儿童智力的因果影响。研究发现:1.运动显著提升智商: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对儿童智商存在正向因果效应(β=0.42,95%CI:[0.12,0.72],p=6.26×10³2.屏幕使用损害智力,休闲屏幕时间则呈现负向因果效应(β=-0.35,95%CI:[-0.60,-0.10],p=5.59×10³。反向MR分析未发现智力水平对这两个行为因素的反向因果作用。3.关键机制发现:通过两步MR中介模型进一步发现,颅内体积(ICV)介导了屏幕时间对智商的负面效应(中介比例21.69%,95%CI:[15.25%,28.13%]),这为理解屏幕时间如何改变大脑结构提供了直接证据。

该研究有以下创新点:在方法学上,创新性地运用遗传工具变量方法,有效破解了传统观察性研究难以解决的因果推断难题;在机制探索方面,揭示颅内体积在屏幕时间与智力关系中起关键中介作用,为理解数字环境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神经生物学证据。在实践应用上,为制定基于实证的儿童健康政策(如屏幕使用指南、运动干预方案)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