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洪修教授、研究生李婧瑶撰写的论文《跨学科素养生成要素及其内在机制》在《中国电化教育》2025年第7期发表。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中小学学科育德的知识社会学机理与实现策略研究”和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跨学科视域下劳动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宏观旨向的是学生跨学科素养的生成,其具体以素能(活动)、品格、内容和情境为生成要素。从生成的内在机制来看,其一,素能要素呈现为个体认知素能与集体互动素能的双线并行;其二,品格要素呈现为跨学科想象、跨学科视野、跨学科智识、跨学科文脉、跨学科自由的五位一体;其三,内容要素呈现为从显性层到隐性层递进设计的主题样态,对性质维度、学科维度、结构维度精细设计的任务样态,纳入多样化知识属性统筹设计的知识样态;其四,情境要素呈现为原生情境、教学论情境、合约情境、行动情境的整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