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科研进展
  

管理学院翟羽佳副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Informetrics发表论文“From communicative to cultural memory: The role of collaboration in the diffusion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发布时间:2025-08-04

由管理学院翟羽佳副教授,硕士生庄若澜、刘月、张锦文,以及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丁颖教授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From communicative to cultural memory: The role of collaboration in the diffusion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在国际信息科学和文献计量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发表

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学科边界的模糊化与科学问题的复杂化使得科研合作成为突破创新瓶颈的关键路径。合作网络通过跨学科、地域与组织的知识交换形成了科学共同体的“集体记忆”。那么,在这一背景下,科学创新究竟如何在合作网络中扩散?新思想的采纳者如何通过合作影响集体记忆的形成?又该如何区分不同类型作者在其中的角色?

为探究这些问题,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将“集体记忆理论”与“创新扩散理论”相融合,构建了基于引用的科学创新集体记忆网络,并在网络中定义了四类作者角色:原作者、采纳者、合作者和转化者。同时,研究引入了两个新的定量指标——采纳者转化率 (CRA) 和合作者转化率 (CRC),用于衡量合作网络中知识传递的效率。通过对引用模式、合作网络及转化率的综合分析,团队揭示了科学创新在合作网络中的传播路径与内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科研合作不仅从一开始就加速了科学创新的传播,而且随着基于信任关系的发展而加强,有效促进了知识共享和创新活动的发展。同时,合作促进了从交际记忆到文化记忆的过渡,确保科学知识的长期保存和传播。

图1 科学创新集体记忆网络

2 CRACRC的联合分布分析

该研究首次将集体记忆理论引入科学创新扩散研究,揭示了合作网络中知识传递的双重机制,其实证研究表明,基于信任的科研合作能够加速科学创新的传播过程。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合作驱动知识传承的深层机制,更为优化科研生态系统提供了可量化的决策工具。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
津ICP备09008453号-26 | 天津师范大学.公益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